說說細菌回復突變試驗的數據處理與結果評價
更新時間:2022-03-09 點擊次數:2310
細菌回復突變試驗用于檢測DNA損傷引起的基因突變。通過檢測受試物質對受試菌株某些特制突變體的突變能力,即使該菌株從組氨酸/色氨酸依賴型突變?yōu)樵B(yǎng)型,判斷受試物質是否為誘變劑。測試應在有和沒有S9代謝激活系統的情況下同時進行。在瓊脂培養(yǎng)基中添加微量組氨酸或色氨酸以培養(yǎng)細菌,可使細菌在最初的幾個小時內生長并表現為背景苔蘚。當添加的組氨酸/色氨酸用盡時,只有突變菌才能繼續(xù)生長成可見的反向突變菌落。下面說說細菌回復突變試驗的數據處理與結果評價。
1、回復菌落計數
直接計算培養(yǎng)基上的回復菌落數,計算每個菌株每劑量三個平板上回復菌落數的平均值和標準差。
2、合并方法的結果評價
在良好的背景生長條件下,試驗菌株tal535、tal537、TA98和大腸桿菌的回復菌落數等于或大于未處理對照組的2倍,其他試驗菌株回復菌落數等于或大于未處理對照組的2倍,有下列1和2情況之一可判定為陽性結果:
(1)劑量反應關系;
(2)一個測試點具有可重復的陽性結果。
3、細菌回復突變試驗點試法的結果評價
如果供試物樣紙周圍有m個較密集的回復菌落,與未處理的對照有顯著差異,可初步判定供試物突變試驗陽性,但應通過摻入驗證。測試。
4、驗證
明顯的陽性結果無需驗證;可疑結果應通過其他方法驗證;陰性結果需驗證(即重復),改變試驗條件,如劑量間隔(改為5倍間隔)等。
5、對照組結果評價
陽性結果表明受試物質在受試菌株的基因組中引起點突變。陰性結果表明受試物質在試驗條件下未對試驗菌株誘導基因突變。